展览信息
基本陈列
数字博物馆
展览交流
地 址:汉中市勉县三国文化
    广场三国尊城B座三楼
电 话:0916-3286045
网 址:www.mxbwg.com
展览交流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展览信息 > 展览交流

军山在望--勉县博物馆基本陈列展

 

     
    勉县博物馆位于勉县三国文化广场三国尊城B座三楼,总面积1658平方米,是一个集典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博物馆。2015年2月,新馆免费对外开放,告别了有馆无展的状况,揭开了勉县博物馆历史新篇章,也为勉县作为汉中文物大县奠定了新的文化景观坐标。



“军山在望”四个大字首先映入了眼帘,这是展览的主题,它源于清光绪年间冯锡龄的一幅对联:“汉祚难延,忠魂痛裂三分鼎;军山在望,高冢灵通八阵图”。汉祚指的是东汉王朝的统治地位,军山指的就是定军山。定军山是汉中西部的重要屏障,自古就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得天下”的赞誉,尤其是三国时期定军山之战更使得它名扬四海,成为了勉县对外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浮雕墙上的画面内容由四个主题组合而成,代表了展览的几个主要内容。左上方的画面展示了原始社会时期,初民们的一个狩猎场景。右上方讲述了东汉末年汉中太守张鲁以汉中为依托大兴五斗米道,设立义舍,义舍中放置米肉,路人量腹取用的场景。右下方展现的是“五丁开道,石牛粪金”的场景。左下角描绘的是定军山之战,黄忠刀劈夏侯渊的故事。 

第一单元  远古遗响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钻孔石斧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刮削器  

 

新石器时代红陶钵


    从原始社会开始,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渔猎采植、繁衍生息,用他们的聪明睿智和勤劳勇敢,开创了汉中盆地最初的人类文明,在沔水两岸、漾水河畔,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这些来自远古的文明,至今回响不绝。

 

    仓台遗址和牟营遗址(现勉县温泉镇)是勉县境内两处具有代表性,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在古代,沔水也称汉水,发源于宁强县嶓冢山,孕育了勉县亿万年的万类众生和古老的文明。它一路向东,经过汉中、安康等地,自武汉流入长江,全长1500余公里,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因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勉县故称为沔阳,设立于西汉初年,后因“沔”字生僻难认,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勉县”。


    宁强嶓冢山汉水源头的石洞中,有八个字划刻痕,传为大禹治水时的手迹,人称“蝌蚪文”。按《续修陕西通志》参照《禹贡》记载,译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八字,意为:汉水发源于此。

第二单元  两汉丰韵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变革、军事冲撞、文化冲突和社会生产发展新阶段。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勉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


铜甗
    是一种古代的炊具,上部分为甑,用来盛放食物,中间部分为做箅,是镂空的,下部分为做鬲,用来盛水。使用的时候在底部烧火煮水,蒸气通过中间的箅来蒸熟上面的食物。


 东汉灰陶四合院
    1978年出土于勉县老道寺镇。该四合院为陶制明器,高75.8厘米,占地126平方厘米,由19个单体组成,分主庭院和偏院两大部分。主正楼为明三暗四,重檐三滴水建筑。庭院由正楼、门庭、左厢房、右厢房、院墙组成。偏院由偏门、佣人房、禽畜圈组成。主庭院是主人居住和活动场所,偏院是佣人住处和饲养禽畜的地方。门窗斗拱,制作精巧。为研究汉代庄园经济和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东汉绿秞红陶扶桑树
    俗称摇钱树,于1972年6月采集于勉县红庙乡红光村一组。通高110厘米,由底座 树干 树冠组成。底座为红陶质山形,山上有雕兽等瑞兽。树干分为四节,每一节都有一对猴子盘坐其中,每个结节处有4个可插枝叶的小孔。树冠图案有车马 凤鸟 钱币等,均为透雕。“扶桑树”也称“福寿数”主要分布在以重庆 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年代主要集中在东汉三国时期。汉代人认为把铜钱挂在树上,只要摇动就会财源滚滚,表达了人们对于财富渴求的愿望。而道家则认为扶桑树是人间通往天堂的神树,有引导逝者灵魂进入仙界,也有祈求财富庇佑子孙的作用。


绿釉双凤红陶井
    1972年出土于勉县长林,井口四周雕刻有双凤图案,四角有熊的支撑,井架上部装有轱辘,与井口放置的水斗共同组成完整的汲水工具,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汉代人们的取水方式。井上方具有汉代特色的屋面建筑可以遮挡落叶和杂物,也反映汉代的建筑风格说明人们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饮水的卫生。

                                  第三单元  蜀汉重镇   
   
   “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定军山十二连峰,见证了蜀汉的兴衰。
    黄忠刀劈夏侯渊、赵云北山(天荡山)夺粮草、刘备称汉中王,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驻军沔北,教兵讲武、推演八阵、休士劝农、制木牛流马、行五次北伐······这些故事彪炳史册,蔚为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典范。勉县也因此成为稳定蜀汉政权的北部重镇而闻名遐迩。

古阳平关遗址
    简介:又名“白马城”,是金牛道入川的必经之路,与天荡山、定军山互为犄角之势,进退自如,攻守皆宜,有蜀汉北大门之称。

米仓山
    简介:公元219年3月,定军山之战后,曹操率兵走褒斜道亲临汉中,运量数千万囊于北山下(即今天荡山下米仓山),以作长久之计。刘备派赵云、黄忠大败曹军,夺取粮草。曹操兵败,遂退回关中。

仰天洼
    简介:位于定军山主峰南坡下,公元229年,诸葛亮将北伐大本营丞相府移于南山下塬上,即今定军山下,在此教兵讲武,推演八阵,曾于仰天洼驻军。


定军山之战
    公元218年,刘备率军进兵汉中,在阳平关(今勉县老城)与曹将夏侯渊、张郃对峙。219年正月,刘备改变策略,弃阳平而南渡沔水,缘南山进军,占据定军山对面的卧牛山,俯瞰曹营。渊见营寨遭窥,领兵与战。法正命黄忠伏兵山腰,待渊兵懈怠,便举火为号,忠猛攻曹营,刀劈夏侯渊,大败曹军,刘备占领定军山。曹操得知战败,于219年3月亲率大军抵汉,“运粮数千万囊于北山下(今勉县天荡山下米仓山)以做久战之计。刘备据险固守,不与之战”。暗派赵云、黄忠夺取北山存粮。操被迫与同年五月撤回关中,刘备遂占汉中,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东汉绿铅釉红陶陂池
    陂池,是蓄水池塘,即水库。史载,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兵沔阳,以此为北伐基地。为筹军粮,在这里修士劝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对前代修建堰塘“踵迹増筑”,疏通山河堰、増筑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该器物在勉县三国墓葬中出土,是诸葛亮在汉中发展生产、殖谷务农的最有力实物例证。


“直百五铢”“传形五铢”
   “直百五铢”和“传形五铢”为三国时期蜀汉货币。据《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载:“(刘备)既拔成都,军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历代古钱图说》载:“刘备铸直百钱传形五铢”。此钱背面均铸有阳文篆书“为”字,当为益州犍为郡所铸。由于蜀汉时间较短,货币种类也不多,因此遗留下来的实物极少。这几枚蜀币的发现,为研究蜀汉的社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

扎马钉
    是一种防御型武器,多用于军营四周撒放,行军途中为防御敌人尾随撒在行军队伍后面。



魏黄初七年造铜弩机
    弩出现于战国,盛行于秦汉,通常与强弓配合使用,发射时,望山的刻度用于瞄准,扣扳悬刀,箭便有力地发射出去,最远射程可达260米,该弩机尾部刻有“黄初七年造...等字样”,“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七年即为公元226年,这件铜弩机的出土为诸葛亮北伐曹魏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


第四单元  古道云横

勉县,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为汉中西部之咽喉,南北交通之要冲。褒斜道、金牛道、陈仓道贯穿全境,打开了勉县通向外界的窗口。这条秦巴山中的大动脉,迄今仍然发挥着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
   (注:本单元无实物,因此以拓片、照片为主,配以绘画和文字说明。)

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两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注汉水,斜水北注渭水。自汉以后,南北兵争,双方行军均取道于此,为古代关中通向汉中的主要道路之一。

陈仓道:由勉县西进四沟、过百丈关、经秧田坝、长沟河、板凳垭、汪家河、高坪、九台子、毛坝、二沟、火烧关到留坝县营盘,正河、樵夫沟、达凤县穿大散关至宝鸡陈仓出口,约500余里。西汉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此。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自褒谷口至老道寺、新街子、黄沙、旧州铺、菜园子、古阳平关、土关铺、青羊驿入宁强过五丁关、朝天驿、剑门关达四川。相传秦惠文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粪金,以诱蜀王。蜀王贪财,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故名。是古代联系秦蜀的交通要道。


“感谢神灵”碑刻
     清道光年间立于勉县鸡头关,碑文内容是:有四位学子去赶考,路过勉县鸡头关时,连日大雨,使道路泥泞不堪,四名学子怕耽误路程,误了考期,便祈求神灵,祈祷雨停,次日雨真的停了,考试过后四名学子依次全部都中了名次,便在鸡头关刻以碑刻,以示感谢神灵。


南宋禁盐摩崖简介:
     该摩崖位于勉县金泉镇勤俭村石梯坡半山腰上。石梯坡为古代连接褒斜道和米仓道的交通要塞,为上达秦凤、下通巴蜀的必经之地。南宋时,国家财政收支大部分来自于盐,为防止南盐北运,朝廷特在交通要道镌刻“禁止盐榷出入”之令于石上。


石虎摩崖
     现位于褒城镇连城山上。是四川井研县知事王琅然所画。光绪五年,王琅然在京师遇到了爱国名将程文炳,就画了这幅虎图以赞颂程文炳的功绩。程文炳是同治至光绪年间的九江总兵、湖北提督;曾在汉中破了太平军,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幅虎图刻在了褒斜道的连城山雷公祠山岩上。此碑刻位于褒斜道南口,为石门栈道、鸡头关、褒谷口增添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五单元
 史海拾贝

    勉县历史与文化的辉煌,并非仅限于两汉三国。先民们代代劳作,无论魏晋、唐宋或明清后世,他们紧随时代的步伐,创造的丰厚文化遗产资源,至今仍惠泽无穷。这里展示的部分文物,代表了勉县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与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果。


宋代砖雕 
    本组砖雕,是我县长林杨寨村宋墓中出土,由文官、武士、女乐构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女俑丰腴适度、造型优美,男俑肥硕健壮、圆润饱满。文臣武士和女乐,在宋代只有宫廷和官府才能拥有,百姓和平民不能享用。本组砖雕的出土,反映了北宋时期勉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同时也表现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为研究北宋勉县政治、经济提供了实物例证。



铜镜
    铜镜是照面饰容的工具,在古代常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直到玻璃镜出现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铜镜的背面装饰有各种花纹和铭文,这些纹饰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及风俗有一定关系。各时期的铜镜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它既是古代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还是古墓葬断代的重要标准器物之一。


唐代至清代文物

                                           结束语

    《军山在望》展览共分五个段落,以实物为主,图片为辅,力求还原历史本真。
     军山苍苍,沔水泱泱,物华天宝,山高水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物为凭,可证史实;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定军山见证了勉县历史的兴衰,亦将亲历它未来的辉煌。

版权所有:勉县博物馆 陕ICP备16000826号-1
电 话:0916-3286045 地 址:汉中市勉县三国文化广场三国尊城B座三楼 在线访问人数:9148
技术支持:启元动力 最佳使用效果1028*768分辨率 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全国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平台